中国政府网 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开平动态 > 内容

唐山市开平区消费者协会发布“3•15”消费温馨提示

来源:唐山开平公众号    发布时间: 2025-03-10 08:27:09

值此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开平区消费者协会温馨提示广大消费者,在享受消费便利的同时也要提高警惕,理性消费,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提示全文如下:随着2025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的临近,我们不禁开始回顾过去一年间在消费市场上层出不穷的陷阱和纠纷。这不仅是消费者反思自己在消费中权益保护的时刻,更是警醒社会各界正视消费环境中存在的问题。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投诉数达到176万件,比2023年大幅增长32.62%。这背后,不仅仅是数字的冰冷,更是一个个真实的消费故事与消费者权益的挣扎。

当我们走进市场,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是否曾怀疑自己是否陷入了这些消费陷阱之中?如同城市中繁华的表象,隐藏着许多暗流涌动的令人堪忧的现象。比如,在量贩零食领域,消费者是否曾因虚假宣传感到失望?过去的一年里,一些品牌为了吸引眼球,不惜使用夸大其词的广告语,声称产品天然、健康,结果却往往让人大失所望。这种行为无疑对消费者的信任造成了巨大的损害。

再看金融消费领域,网贷和消费金融产品频频亮相,许多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隐形收费而困扰。有多少人在申请贷款时,只关注当下的利息,却忽略了细则中复杂的条款,最终落入了高额利息的陷阱。对于缺乏金融知识的消费者而言,这种隐性收费无异于在消费中绊下了无形的绳索,令人感到无比窒息。此外,游戏充值和直播卖课的趋势日益明显,年轻人逐渐成为了这项消费的主力军。然而,游戏内的消费陷阱和各类课程的价值难以评估,悄然成为这个群体的一大忧虑。直播推荐中常常不乏夸张的承诺与无法兑现的诺言,打击了消费者对信息真实性的信任。在短剧消费和AI应用领域,许多人希望借助这些新兴技术提升生活质量,但数量激增的内容与商业化操作,往往让人们的消费体验变得杂乱无序。是否曾有消费者因为无法辨别内容质量而感到后悔?这里再次提醒我们,消费者理应有权选择产品而非被动接受。群体权益的提升不仅需要消费者的积极维护,还需要商家的诚实守信与社会的共同监督。

纵观当前的消费陷阱,使我们无法忽视的还有预付式消费纠纷。这种商业模式看似吸引消费者,却隐藏着退款难、服务不达标等诸多问题。消费者在为服务付出前,往往要承担不可逆的损失,一旦需求改变或者商家失信,权益的落空感会让消费者痛恨不已。面对这些日趋显露的问题,2025年的消费维权年主题“共筑满意消费”不仅是一个口号,更是当下消费者迫切需要的现实呼声。我们希望创建一个能够让消费者安心消费的良好环境,这就需要每一位消费者践行自己的维权权利,积极举报不良商家,分享自己的维权经验,推动政策的完善与更新。在即将到来的3•15消费者权益日,期待每一位消费者都勇敢发声。不论是成功维权的经验,还是尚未解决的纠纷,您的声音、您的故事都是珍贵的。特别是在量贩零食、网贷消费、汽车消费等热门领域,任何细节都可能成为消协组织改善市场环境的重要参考。让我们共同努力,共筑一个安全、和谐、诚信的消费环境,真正实现“敢消费、能消费、愿消费”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