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开平动态 > 内容

园博会资源如何变城市转型“新引擎”

来源:唐山开平    发布时间: 2021-10-22 09:15:30

仲夏花海齐绽放,金秋满城花仍香

10月18日,为期近4个月的河北省第五届(唐山)园林博览会正式闭幕。

“花舞唐山”百余天,留给了凤凰城浓郁花香,也让位于开平区的花海成为唐山展示城市魅力的又一张亮丽名片,更给这座城市留下了一笔宝贵财富。

闭幕不闭园,唐山市将大力发展“后园博时代”经济,依托园博会资源,对既有项目进行全面梳理,盘活存量资源,瞄准引领带动作用强、经济效益好的产业项目,进一步丰富业态,推动形成完整的文旅产业链条,努力把唐山花海打造成为生态文明建设高地、碳汇试验高地和转型发展高地。

01业态导入——创新“公园文旅”发展新模式

依托园博会原有场馆进行改造,将主馆打造为最具活力的公园综合体,并注入相应文化元素,“后园博时代”,唐山花海将试水“公园文旅”发展新模式。

开平自古为商贾重镇,素有“填不满的开平城”之说,曾被誉为“京东四大名镇”之首。开平区计划利用自身的历史,依托古建组团古韵古香的风格,结合地域文化,植入以唐山非遗文化为主的非遗传习工坊、曲水流觞宫宴、汉服体验、精品酒店、茶社、书局等功能业态,将古韵文化融入花海建设中,让游客在体验现代科技的同时,感受清雅古风。

古风生活方式是情景消费时代最具感染力和最有成长性的文化休闲业态。唐山花海北区将打造古风生活方式度假区,吸引游客来此住古韵雅舍,娱古风游乐,品美食佳肴。

02功能融合——工业遗存“衔接”城市板

展会搭台,经济唱戏。如何让园博会带来的效益得到更大发挥?

对于唐山而言,以园博园“缝合”唐山花海与周边居住区、产业区,促进产城融合高质量发展,形成工作、娱乐、休闲、生活交织融合的城市功能区,衔接开平区和主城区,拉大城市发展骨架,才是关键。

唐山花海共分为南区、中区、北区3个区域,园博园所在的区域仅仅是唐山花海的北区部分。

在花海南区,一座独特又富有年代感的建筑格外引人注目。记者发现,曾经名噪一时的半壁店钢厂,如今已经变成了“火红年代”文创园。未来,这里将打造成当下很火的“赛博朋克公园”。处在连接开平区与唐山市主城区“咽喉要道”的“火红年代”文创园,改造后将成为城市板块的重要衔接点。

在唐山花海的总体规划中,衔接南区与北区的关键,是唐山动物园。开平区将依托正在运营的唐山动物园,规划建设唐山花海辛玛动物主题乐园项目,同时打造唐骏时尚运动小镇。从花海建设规划图上看,这几个项目几乎覆盖了花海中区的全部区域。

据介绍,唐山花海辛玛动物主题乐园项目计划总投资7亿元,占地700亩,分为两期进行,重点构建人与动物互动、主题游乐、文化科普、情景体验、主题酒店等于一体的“动物+游乐”的主题乐园。唐骏时尚运动小镇计划投资11.14亿元,占地800亩,主要建设河北省马术竞赛训练基地、河北省青少年马术培训基地、唐骏花语婚庆园、景观人行天桥、景观马道、马文化帐篷酒店、帐篷酒店服务中心、骑射练习表演道、马主题迎宾雕塑、盛装舞步训练场地、马文化博物馆、马术影院、全日制培训学校等。

03绿色低碳——“碳源地”变身“城市绿肺”

进入秋季以来,许多生态摄影爱好者带着“长枪短炮”来到花海南区的大片花田中,寻找一种黄色肚皮、形似麻雀的小鸟——黄胸鹀,和大熊猫同等保护级别。除黄胸鹀外,还发现了白鹭、池鹭等10多种候鸟,唐山花海已成为秋季迁徙鸟类休憩觅食的驿站。

候鸟的到来,是唐山花海生态改善新的佐证。

未来,花海南区的大片花田将打造成炫彩生态花海田园,包含乐活花海、惠远塔、药田花海、航天植物园等项目,成为集花海观光、摄影休闲、药草产业发展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花卉产业公园。

花海田园西侧则规划建设为绿道运动公园,集健身运动、极限运动、体育竞技于一体。将运动融入生活,绿道运动公园处处体现着低碳、绿色。

据介绍,起名为绿道运动公园,就是因为一条绿道从中穿过。园博园作为25公里城市超级绿道的北起点,与唐山南湖生态区南北呼应、完美融合。

连通开平区与唐山市主城区的超级绿道,能进一步提升城市绿色服务功能,大幅度增加市民休闲娱乐健身场地。同时,该绿道通过与唐山市级绿道相连接,共同将陡河水库、森林公园、大城山公园、凤凰山公园和南湖风景区串联起来,成为了串联城市山水廊道的生态绿道、穿梭多样景观资源的风景绿道、引领绿色生活方式的人文绿道。

如今,“绿色”成了唐山花海的“名片”。